业界专家莫大康认为,虽然中芯国际的代管模式终结,但业界也不太希望再来一个豪威的代管模式。尽管新芯迫切需要出路,但是需要冷静。因为按市场经济规律,双方利益关系不易协调。所以应该彻底把代管模式说清楚,把双方的底线,究竟需要的是什么?然后找出共同点,包括三年之后如果解约的问题都想清楚,因为与中芯国际不同,这将是一场国际的纠纷。
国内IC业经过多年的发展,代工业的发展可谓不尽如人意,因为向下一个节点演进比拼的就是资金、技术缺一不可,在资金方面迫切需要政府的支持,而中芯国际的自身“正”循环还未建立起来。为何这么多年巨大的投入换来的仍是“伤心的结局”,在国内IC设计业和封测业取得明显进步的同时,代工业的差距或在未来掣肘国内IC业的长远发展,或许我们应该从三星的成长中进一步反思反省。随着英特尔、台积电、三星分别宣布入股半导体设备制造商ASML,向18英寸技术节点进军已拉开大幕,处在内忧外困结局下的国内代工业该何去何从值得深思。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发文批复核准了三星(中国)半导体有限公司12英寸闪存芯片在陕西的建设项目,标志着该项目进入全面建设阶段。三星闪存项目正式启动,工期16 个月,如果依2012年8月计开始,到2013年12月将进入量产。而中芯国际的北京二期67亿美元项目何时启动还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