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制定组织与原始设备制造商(OEM)大力推广,加上抗干扰、金属异物侦测等技术突破,无线充电已成为行动装置用户摆脱繁杂电线与交流电变压器,提高充电方便性与效率的新利器,并已逐渐渗透家电、电动工具等其他应用领域。
IDT产品定义师Manjit Singh
在今日资讯时代,可携式行动装置如智慧型手机、平板电脑、电子书阅读器、行动上网装置等,均使用电池中所储存的电源运作,频率之高,让使用者别无选择,不到一天就必须再次充电。行动装置只要充饱电就能撑上好几天的年代已离我们远去。音讯与视讯串流、高画质游戏、GPS以及频繁浏览网页等活动,让近几年来电池能量密度发展的速度,已无法满足使用者殷切的电量需求。
行动装置数量增 无线充电需求涨
整天带着这些交流变压器既不实际也不方便。虽然交流变压器非常实用,但体积不小,且常常必须使用专用的转接头。平均而言,一般的四口家庭搭乘国内航班时,约须携带七部行动装置。如此一来,携带七个不同的交流变压器就成为一种负担。前往不同国家/地区,还需要处理不同额定电压和转接头,繁琐程度就更不用提了。后,对于追求美观且具有鉴赏力的使用者而言,交流变压器不仅难看而且麻烦。
理想状况下,一般使用者应该可在不需交流变压器和专用转接头的情况下,随时随地都能为行动装置充电。例如,家中、车上,或是机场、咖啡厅、办公室、会议室等公共场合和数不尽的其他地点中,应具备通用的充电板。如此,一般使用者在一天的活动中,则可在所到之处为行动装置充电,任何平坦的表面都应该能当作充电板使用。
无线充电不全然是新概念。尼古拉·特斯拉在其鼎盛时期就对这个概念相当有兴趣。但他对无线充电技术的想法他的时代。近几年来,一些消费性产品(例如感应充电的电动牙刷,以及售后市场专为行动电话推出、随附无线充电板的保护套和背壳)虽已激起消费者的兴趣,但却无法抓住他们的想像力,因此这些产品无法普及。
这些售后市场无线充电解决方案无法获得消费者热烈反应的原因有很多。像是成本、缺乏一般性、安全疑虑以及缺乏普及的支援生态系统,都是让无线供电技术无法开枝散叶的障碍。如今,无线充电技术的基础已然成熟。因为所有的基本条件与推动因素都已到位,无线供电终于得以大放异彩,让我们摆脱交流变压器的束缚。
WPC打响炮 无线充电市场走红
首先让无线充电技术跃上舞台的是售后市场配件厂商,尤其是行动装置领域。不过,一家厂商推出的配件无法与另一家厂商的产品搭配